3月23日,杭州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杭州市志愿服务时长记录、 加强志愿服务信用管理的公告》,对杭州市内使用志愿汇记录志愿服务数据的规则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公告》全文
全市各志愿服务组织、广大志愿者:
为确保我市志愿者激励的各类公共政策公平公正实施,现对全市志愿服务时长记录及志愿服务信用管理进行进一步规范,公告如下:
全面实行
“人脸识别”签到
Law
倡导全市注册志愿者使用“志愿汇”人脸识别签到方式记录志愿服务时长,其它时长记录方式也可继续使用。自 2020 年 5 月 1 日起,只有通过“志愿汇”人脸识别签到方式记录的志愿服务时长,才能用于申请享受我市积分落户、积分入学等各类公共政策,特殊人群(如视力残疾)志愿者除外。(注:5月1日前通过其他签到方式累计的志愿服务时长可以用于申请享受杭州市公共政策)
严厉惩处
各类志愿服务违规行为
Law
1.志愿者及志愿服务记录审核管理人员如出现虚增志愿服务时长,伪造、变造志愿服务记录信息,提供、倒卖或故意使用虚假志愿服务记录证明,虚假发布活动信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等情形的,一经查实封停账号,扣减违规时长,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公示。同时将失信人信息报送相关部门,按照《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浙江省志愿服务信用记录与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采取“列入志愿服务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方式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及志愿服务记录审核管理人员如因工作疏忽大意造成审批或记录失实的,将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通报,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大力加强
监督管理
Law
1.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将对虚增、伪造、倒卖志愿服务时长等违规行为进行定期排查。“志愿汇”平台将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全面加强时长的筛查和监督,及时处置各类异常情况,并公示处理结果。
2.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员须在活动结束后一周内登录“志愿汇”管理后台或“志愿汇组织版”APP,对参加当次活动的志愿服务时长进行审核确认。各区、县(市)团委(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须对本辖区各志愿服务组织的活动开展及其记录情况进行常态化抽查。
3.通过“志愿汇”平台网络注册的志愿服务团体须及时向辖区所在地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或志愿者协会报备,报备完成后才可获得组织管理账号、发起志愿服务活动。
本公告自即日起生效。“志愿汇”签到新规则将于2020年5月1日0时起在杭州全面启用,请广大志愿者提前体验使用“人脸识别”签到功能。
志愿服务失信行为监督举报电话:4000035125(“志愿汇”平台)。
《公告》中对计时规则的调整对于志愿者签到计时会产生什么影响?人脸识别签到具体要如何操作?……
小汇给大家整理了满满的干货,继续往下看!
01
人脸识别签到功能
选择“人脸签到计时”按钮进行签到。
采集对比人脸信息,开始签到计时。APP会自动采集志愿者的人脸信息,与系统内预留的志愿者信息比对成功后即签到成功。
小贴士:志愿者们记得要开启志愿汇APP使用手机摄像头的权限,另外在使用人脸识别签到时请尽量保证周围环境光线充足~
人脸识别签退,记录志愿服务时长。志愿者在签退时系统会再次采集确认志愿者的人脸信息,成功后即可记录志愿服务时长。
“强制签退”按钮仅用于超出签到范围、超出活动时间等特殊情况志愿者签退使用,点击后是无法正常记录时长的,志愿者们千万别点错了哦~
02
如何修改人脸信息
志愿者可进入“我的”专区,在“基本信息”中对人脸识别信息进行修改。请注意,人脸信息必须为志愿者本人,每人最多仅可修改一次。
志愿者需要根据示例,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
上传成功后志愿者即可采集人脸信息,如未能采集到标准人脸信息可重新采集。
人脸信息待审核状态
人脸信息审核通过状态
人脸信息被驳回状态
告知驳回原因
平台工作人员会对志愿者上传的人脸信息进行审核,如上传的信息不合规或非用户本人信息,则审核不能通过,志愿者可选择重新采集人脸信息。审核通过后,志愿者“人脸信息”栏会回复“已完善”状态且不可再被更改。
常见问题
01
“时长二次确认”必须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吗?
志愿者在完成一次签到计时后管理员即可对产生的时长进行确认。
02
管理员一直不审核活动时长怎么办?
如果活动时长一直未被审核,志愿者可适当提醒管理员,如一周内管理员仍未进行审核,管理员将不能正常发布志愿服务活动。
03
杭州志愿者还可以使用“快速签到”功能吗?
建议志愿者优先使用人脸识别签到功能,其它时长记录方式也可继续使用,5月1日后后通过“快速签到”功能累计的时长无法用于公共政策。
04
为什么无法点击“人脸信息”进行修改?
您的志愿汇APP可能不是最新版本,请下载最新版本。
欢迎全国志愿者体验使用“人脸识别”签到记录时长!
你觉得”人脸识别“签到方式有什么好处?
对于目前的签到方式大家有什么好意见?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和小汇互动~